近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和日本财经周刊隆重邀请广州金雅轩画廊负责人樊振辉与唐玉琳伉俪访问日本,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访日前夕广州金雅轩画廊负责人樊振辉对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介绍了金雅轩画廊的历史,
樊振辉先生在金雅轩画廊
他介绍说:
金雅轩画廊转眼间已经 36 岁了,做为画廊创办人我已是耆耄老者。金雅轩画廊是家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它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洪流, 诞生成长,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不胜感慨。做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 许多事他想记录下来,可能对年轻的业内同行有所启发。
1985 年他通过在广州天河区五山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大学同学的母亲协助,掛靠五山亍办事处成立了广州天河新工艺服务部。当时 经营艺术品是需要政府文化部门许可的。经过五山亍街道办事处的支 持我们取得了由天河区文化局发放的首批文化经营许可证。在取得经 营许可后,先后在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和东方宾馆开店。成为 首批活跃在广州的文化企业。
1992 年他们有幸取得了广东发展银行的首批支持广州居民置业的贷款,在越秀区淘金北路购买了一个铺面,用于画廊经营。他当时的理想就是将画廊办成一家百年老店。
1997 年杨之光先生为金雅轩画廊提写了匾额。 九十年代金雅轩画廊在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还是蛮有知名度的。金雅轩是个非常中国的名字,一位印度尼西亚的画廊老板问他金雅轩用英语怎么翻译,一时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金就是贵气、雅就是优美、轩就是房子。硬译就是高大尚的房子。这样翻译真把外国人弄糊涂了。随着中国艺术的国际化进程,金雅轩确实需要有个洋名字, 经过他与专家们的讨论。认为最精确的翻译应当是 Golden Gallery: 金子般的金光灿烂的画廊。他心中暗暗称奇,吴老高人啊!起了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后来吴老去了广东省政协工作,广东省政协成立了书画院, 吴南生得知他专门从江苏丹阳和常熟请来了书画装裱的老匠人,老先生又嘱书画院将许多重要的藏画交给金雅轩画廊装裱。
樊振辉先生夫人唐玉琳和她的的书法作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就与广州美术学院的李正天教授相识,一 直关注李正天的艺术创作,並从 2006 年开始收藏他的作品,当时李先生还是社会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许多朋友好心劝戒他收藏李正天的作品有风险,对收藏李先生的作品他也缩手缩脚过。2008 年九月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了李正天画展,开幕式上他碰到了吴老,吴老肯定和称赞了李正天的作品,这大大鼓舞了他。此后他开始有系统地研究李正天创 作和有步骤地收藏李正天的作品,並于2011年编缉出版了“李正天象征主 义绘画作品集”。他夫人唐玉琳是李正天的学生,对于李先生绘画理念及技术特点有较深的研究,专门为该作品集写了“李正天象征主义 绘画探析”的论文,该文还被有关高校的学报转载,她还将该集的所有文案都翻译成英文为该集增强了传达力。
这些年来金雅画廊举办和参与了国内外许多次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参加过廿多届广交会。先后编辑了徐坚白、谭雪生、李正天、 马艺星、张培松、欧日东等艺术家的作品集。2010年他们组织创作 了“十大元帅”的主题油画先后在广州两个大型博览会上展出,好评如潮。事后一位江西的企业家一位老红军后代为自己的企业博物館收藏了这套作品,这位老红军后代还邀请他及该作的作者张培松先生考察了瑞金、会昌等老革命根据地。此后由张培松先生执笔又创作了一系列当年红军历史题材的油画作品。受到企业职工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金雅轩依然和道友们在为中国国家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在一起舞蹈和歌唱。金雅轩还能走多远?他想随着国家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文化事业不断推进, 长江后浪推前浪,金雅轩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