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ホットニュース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企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时间:2023-07-08 12:20:30   作者:关西华文时报   来源:关西华文时报   阅读:1364   评论:0
内容摘要:“我是襄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品牌……我专注于传统文化的创作与传承……”走进位于汶上县南旺镇的襄荷工坊,企业文化映入眼帘,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襄荷工坊经理刘倩笔记本封面,笔者看到娟秀有力的字迹,“我坚信,将中国穿在身上,用在生活,只有始于衣冠,才能达于博远。”文化“两创”促进企业发......

“我是襄荷,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品牌……我专注于传统文化的创作与传承……”走进位于汶上县南旺镇的襄荷工坊,企业文化映入眼帘,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襄荷工坊经理刘倩笔记本封面,笔者看到娟秀有力的字迹,“我坚信,将中国穿在身上,用在生活,只有始于衣冠,才能达于博远。”

文化“两创”促进企业发展

201018年9月,通过尼山母爱书院,襄荷工坊走进尼山世界女性论坛,其产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好评。2018年11月18日,尼山母爱书院汶上分院在“襄荷工坊”挂牌成立,被山东省科技厅确立为西部经济隆起带人才计划项目,并被授予齐鲁非遗文化孵化器汶上非遗生活空间襄荷科技馆。 2022年汶上县襄荷工坊获评市级非遗工坊,振兴了传统工艺,促进了乡村振兴。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企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据襄荷工坊总经理刘倩介绍,在文化“两创”的大背景下,“襄荷”老字号以传承非遗文化匠心技艺为主线,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工艺手法相结合,致力于齐鲁传统女红非遗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着重打造“生活化非遗创新空间”,围绕传承运河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非遗项目、历史文化遗存、非遗传承人、传统民俗、工艺美术等特色文化人物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定位于打造“文明传习、非遗传承、爱国教育、创意平台、双创空间、旅游窗口”的新型非遗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

襄荷工坊以中国文化元素,结合本土儒家文化进行设计出的服装、伴手礼,让中国穿在身上,用在生活,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襄荷工坊是传统生活艺术的代表,可以让忙碌的成年人缓解工作的压力。襄荷工坊经理刘倩时常和制作手工的姐妹们探讨,怎样的作品能传承文化,又能让吸引生活快节奏的年强人的眼球,一定要让传统美和现代美融为一体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孩童制衣方面,刘倩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产品成功推向了市场,取得较好宣传非遗传统文化的效果。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企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留守妇女家门口端上“文化碗”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应该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灵魂和纽带作用”。襄荷工坊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和舞台,襄荷工坊将持续为广大女性服务,为女性就业做好铺垫。

掌握技能、练强本领,这是留守妇女实现就业的前提。为了回馈家乡,襄荷工坊在南旺镇坝上村租赁村内闲置房屋,开设女红技能培训,增设留守妇女就业岗位,拓宽了留守妇女的就业之路。

“能力有了,还得有施展本领的舞台,能为家乡的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是我的荣幸,也让我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留守妇女就业能减少我的用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刘倩说道。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企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非遗+直播吃上“文化饭”

万物互联,全民营销。非遗传承人付云红敢于创新,将一部分非遗相关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衍生创造出了适合当代消费者喜好的非遗产品。这些非遗产品唤起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的钟爱,提升对非遗产品的消费热情,通过直播和电商的结合,形成规模化的市场生态。

汶上县南旺镇:文化企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历史在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与时俱进,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非遗人不能落伍。”刘倩经过几年摸索,其制作的汉服进行了改良与创新,融入传统国画、运河文化等元素,也让这一工艺品足以代表非遗的项目走出了家门,走进了万千百姓家。她们的产品也随着尼山圣境的旅游热销,也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真正搭乘旅游和网络快车出国赚外快。






相关评论
Powered by OTCMS V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