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艺术的长河中,中国书画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千年的智慧与魅力。如今,一场名为“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的艺术盛事,在日本大阪文化馆天保山成功举办,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绚丽的桥梁。这是大喜之事啊。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的举办,为推动中日......
在艺术的长河中,中国书画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千年的智慧与魅力。如今,一场名为“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的艺术盛事,在日本大阪文化馆天保山成功举办,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绚丽的桥梁。这是大喜之事啊。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的举办,为推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这样的艺术交流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共同谱写中日友好的新篇章。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心灵的对话,是跨越国界与时空的文化共鸣。我们期待通过这些精彩的作品,让日本的朋友们领略到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2月3日,由日本大阪文化馆主办,北京南山芝韵国际文化传媒中心承办,并得到了大阪观光局、中国驻大阪观光代表处、日中文化中心、日本华韵艺术协会、大阪书法家协会、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文化处等多家单位支持的“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日本大阪中日书画交流展”在大阪文化馆·天保山成功举办。参加展览的书画家有:徐杰、林秀华、刘小爱、陈明、韩秀强、周律之、顾利君、沈雷震、杜可元、岳松涛、刘啸泉、吴成岗、李建斌、蒋邵艳、王玉隆、胡本仁,徐艺,洪锐,罗育珉,周桂云,章武人,文岩,文江樵,孙学明,骆杰亮,董政武,梁吉章,汪宏钰,徐育忠,张秀莲,程昊,唐利,韦太元,解素兰,章雪莲,李卉卉,野田悟、靜慈圓、池田實慎。
来自与日本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交流的中国福建省的徐杰主席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在这温馨祥和的日子里,我们来自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的书画家,怀揣着自已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同时也怀揣着对日本同道的深厚情谊和敬意,来到令人仰慕的日本大阪天宝山艺术馆,参加中日书画家作品交流展。这是一次有意义且令人期待的展事。良辰、美景、主贤、客雅四美齐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活动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启程之前,我特地重温了川端康成的《雪国*千鹤*古都》,日本民间固有的醇厚、深致且凄美的风情令人着迷和怀想。在许多中国人的眼里,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专业精神是最令人钦佩的,而我更加看重的,是日本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尊重。日本是当今世界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的最好的国家之一。说到传统文化,书道(中国称书法)是两国民众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在中国的唐宋时期,日本就有大批的僧人、学者到中国研习中华文化、特别是书法。“三笔三迹”体现了日本人学习书法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书法作品,不仅是在日本,甚至在中国,至今也是人们观摩学习的经典法帖。记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刚从自我毁灭的“十年浩劫”中苏醒过来,当我从一些印刷品中看到日本现代书法,我感到十分的震惊,相信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中国书法爱好者的共同观感。不能不说这是贵国艺术家了不起的地方,他们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勇于创新。近几十年来,随着两国书道同好的不断深入交流和提高,中日书法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其整体水平远不是数十年前可以比拟。而中日书法业已成为足令世界瞩目的十分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说到绘画,虽然两国的交流也是源远流长,但是日本的绘画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更强烈的民族性;近现代以来,虽然也有不少的艺术家有意借鉴中国水墨画的技巧,但是他们的眼光似乎看的更远,他们创作的现代水墨画,更多的融入西方的元素和审美情趣,引发了许多中国画家的思考和学习。时间有限,我不能再展开说了。我想引用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韦庄送日本僧人敬龙东归时写的一首诗作为我这次发言的结尾~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与徐杰主席在会场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双方畅谈了推动福州等地与日本的书画交流的事宜,特别是在借鉴日本的文化产业化的经验,加强合作。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魏有美代表薛剑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有着特殊的地理关系和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书画是两国数千年友好交往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载体。今天,两国著名书画家再次相聚一堂,共绘中日友好画卷,反映出两国文化界对民间友好交流的热切期待。相信此次“中日书画交流展”将为两国艺术家和爱好者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提供宝贵机会,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一抹亮色,让两国民间交流更广泛、更热络,助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
天保山大阪文化馆常务副馆长齐振宇在致辞中,代表西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和大阪文化馆·天保山参加“名家荟萃 共筑和平——中日书画艺术交流展”开幕式的中日艺术家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表示:“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今天,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来自中日两国艺术家精美的作品,更能通过彼此的互动与合作,感受到书画艺术的无限魅力。”
同时他还向参展画家颁发作品参展荣誉证书。
全国书画委员会副主席刘小爱发言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友好一直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可谓:山川异城风月共,友谊长存心相通。-我是中国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董氏兰花传人后代。今天当我站在这里的时候,非常的感慨。董寿平先生曾任职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从1979年以来,董先生就曾11次访问日本,8次在日本举办画展。1985年董先生应邀在东京、大阪举办了“董寿平水墨画展览”;1987年,荣获日本“富士美术奖章”。其作品,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作为董氏兰花传人后代,我用中国董氏传承的兰花,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为日本人民送上和平友谊的心愿与衷心的祝福!艺术,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是心灵相同的桥梁。在这个多元包色容的时代,我们欢聚一堂,以书画为媒。共同促进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这次交流展,汇集了众多艺术名家的精品之作,每一幅书画的都凝聚了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情感。这次书画展,我带来了四幅作品,希望各位同仁老师,各位朋友能够给与点评和雅正!让我们在这次中日艺术交流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从对方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这不仅是艺术的碰撞,更是文化的交融,也是心灵的对话。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用艺术的力量,为共筑和平美好未来添砖加瓦。最后我要感谢每一位,为这次文化交流展付出辛勤劳动的朋友们!让我们共享这场文化艺术盛宴!让中日和平友好世代相传!
刘小爱会长向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赠送了他创作的兰花扇子,董寿平先生曾经长期在日本大阪治疗眼疾,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的专栏作家芦川北平先生不但给他治疗好了眼疾,而且他们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纪念这段伟大的中日友谊篇章,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编辑部和刘小爱会长达成了意向:在日本大阪尽快建立董寿平在大阪的塑像,同时开办董寿平大阪纪念馆。